岔枕在过去主要为木枕,而推广使用了50㎏/m和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混凝土岔枕,为了不让转换设备占用枕木空间,适应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需要,提速道岔中曾设计并采用了钢岔枕。铺设在单开道岔转辙器及连接部分的岔枕,与道岔的直股方向垂直;辙叉部分的岔枕,与辙叉角的角平分线垂直,从辙叉趾根岔枕开始,逐渐由垂直角平分线方向转到垂直于直股的方向。
道岔轨距需要考虑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尖轨尖的端轨距、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导曲线终点轨距。道岔各部分的轨距加宽,采用适当的递减距离,以保证行车的平稳性。中国新设计的道岔(如提速道岔)中,除尖轨尖的端宽2mm处因刨切引起的轨距构造加宽外,其余部分轨距均为标准轨距1435mm。
由于心轨的转换与转辙器同步,不会在误认进路时发生脱轨事故,故能保证行车安全。这种单开道岔辙叉缺点是制造比较复杂,并较固定式辙叉长。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包括两根翼轨、长心轨、短心轨、转换设备及各种联结零件。包括钢轨组合型可动心轨辙叉及锰钢型可动心轨辙叉两大类。心轨跟端有铰接式和弹性可弯式两种。铰接式心轨跟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翼轨上的间隔铁能保证心轨与翼轨的相对位置,并传递水症力。